注册制后,婴童店究竟该选什么样的奶粉做主
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制正在逐步落实,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强势地拿“筛子”过滤淘汰目前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奶粉品牌,留下实力强劲品质过硬的品牌,推动了整体产业的竞争升级。哪些品牌最终能够成为50强,甚至10强?这些品牌的奶粉都有些什么特征?婴幼儿奶粉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?选择大于努力。奶粉市场品牌繁多,令人眼花缭乱,需要有慧眼,看得真切,才能做出选择。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,欢迎探讨交流!
对婴童店而言,奶粉占30%-50%的销售额度,非常重要。婴童店所钟爱的奶粉品牌一般具备以下特点:1、合理的毛利空间;2、容易推荐、顾客容易接受;3、回头率高;4市场管控,长期稳定!由于品牌减少,婴童店的选择余地也随之减少,厂方话语权扩大,可能直接影响婴童店的利润水平,这个时候更加需要理性选择主营奶粉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,好奶粉能让门店更容易卖、卖得多、卖得久!
什么样的奶粉品牌是真正具有竞争力、生命力的品牌?一款奶粉在市场上销售良好,表现出色,是一个综合结果。我认为,奶粉销售是个系统工程,系统中的每个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销量。下面我做一一列举分析:
(上接《母婴商情》12月19日推送注册制后,婴童店究竟该选什么样的奶粉做主推?(一))
七、价格因素(包括定价和供应价)
1.定价需要合理奶粉零售价在上涨,但依然存在合理的调整区间。一些进口牛奶粉定价在元甚至元以上,我认为这是自我陶醉、自以为是。或许他们的定价有其道理,目的可能在于希望以高价促进市场推广,但实际上市场证明,定价超过元以上的奶粉产品往往销量并不大。一旦品牌走进高价误区,其销售量必定大幅度减少,毕竟金字塔顶的消费者偏少。但是,价格也不能定得太低,过低也会出现一些问题:过低的价格会导致顾客对品质产生怀疑,部分顾客会质疑进口奶粉是否是真正的原装进口。几年前新希望公司的新西兰进口“优睿宝”99元定价,只是吓了吓门店,并没有多少消费者为其买单。这其中的原因,我认为,第一,消费者大多认为进口奶粉单价在元以上,至少元以上,过低的价格打破了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心理定价,导致消费者对奶粉产生了怀疑,民间俗语“便宜无好货”在奶粉行业也是通用的;第二,99元的价格,属于进口奶粉市场最低价格,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身份认同。消费者多数不会认为自己属于社会底层,即使是底层人士,也愿意给孩子最好的,因为孩子是她们的希望。所以要做一罐真正的好奶粉,而不是低价奶粉!
就目前而言,最终实际成交价格在-之间的奶粉,市场接受度最高!羊奶粉的价格会比牛奶粉高20%左右。
2.价格体系非常重要零售价只是一听奶粉价格体系中的一员,此外还包括代理价、门店供应价,甚至是导购人员的激励费用。只有合理分配以上要素,达到相对平衡,价格体系才能长久稳定。任何一方要价过高过于苛刻,都不会长久。不论是厂方还是代理商,如果只想把自己放在绝对安全的位置,给自己预留足够的空间,反而是不安全的!没人合作,还安全吗?
八、网络传播
作为奶粉品牌商,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自己品牌的正能量,回应负面消息,管理市场秩序。今天到处都是低头族,网络信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!我们曾经也因为没有及时处理网络舆论,而导致失去了部分顾客,在可惜之余,也引起了长久的反思。更有门店老板曾告诉我,***品牌,由于网络负面信息过多,消费者中出现了购买3听就退货2听的情况,导致他对其失去信心,最终决定不再合作。如今的网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,各种信息鱼龙混杂,还容易乱价,如果品牌方不予以重视,会对品牌形象和销售体系产生重大的影响!
九、大众媒体广告宣传和市场促销
大幅度的大众媒体广告宣传和可观的利润空间是一对矛盾,门店如果希望两者兼有,是很困难的,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如果厂家大量投放广告,营销成本必然不断上升,门店的利润与营销费用空间就会被相对压缩。当然,优点是知名度快速提高,品牌形象得以广泛传播,门店可以更容易推荐这款奶粉;相反,如果有些产品注重终端市场,那么在大众媒体上投放的广告会偏少,把更多费用用于支持市场推广,对于一些专业性较高,推荐能力较强的婴童连锁店,可以销售有成长力的奶粉品牌,它更能体现自身价值。比如:“坦图”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对于大众媒体广告投入,我认为需要耐力。如果某个奶粉品牌告知门店在中央N台投放了几个月的广告,这大多是为了招商而作的宣传,一般不可相信。真正的广告投放,需要做到销售网络的到位,至少需要考虑两年的投放时间。如今媒体公信力大幅下降,干扰信息太多,消费者又相对慢热。在我看来,广告投放需要耐力,只有做到“念念不忘”,方有回响。
婴幼儿奶粉是非常专业的快销品,具有快销品的性质,但决不是一般简单的快销品!光凭广告难以达到深入营销的目的。娃哈哈的爱迪生奶粉,错把奶粉当普通快销品对待,他们甚至给送水工分派任务去卖爱迪生奶粉!我想,以娃哈哈的实力,分割一块大蛋糕完全有可能。但一开始广告狂轰滥炸,来势汹汹,后来却对市场管控不力,日渐消退,不知还会不会东山再起。
关于促销的大忌,在此特别提醒:切勿低价促销,切勿3送1以下促销,低价促销带来的业绩是用暂时的兴奋喜悦换来长期的痛苦和低迷。低价的促销会打破奶粉原有的价值感,在消费者心里失去其原本的地位,成为低端产品,这对妈妈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“以利相交,利尽则散”,最典型的代表是恒大时期的“卡哇熊”。仰仗庞大的资金链,频繁进行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,加上恒大品牌的信用背书,销售员和促销员都很轻松,不必苦口婆心地去教育告知奶粉本身的卖点,就能够产生很好的销售业绩。结果,连续的市场补贴,导致消费者对此产生依赖,后期资金后继无力,活动力度减少,消费者的热情就逐渐褪去了。如今,该品牌已经被恒大转手,而新接手的买家要“收拾旧山河”,也需要花费较大力气才能重新打开局面。实际上这个品牌并没有真正占据消费者的心智,这都是低价促销带来的恶果。
十、渠道合作模式
目前市场上厂方和渠道的合作模式常见的有三种,一是完全裸价代理操作;二是通过代理商和门店合作,有专人服务代理商;三是跨过代理直接和门店合作。
第一种模式,由于厂方销售团队不够,力量比较弱,或者对代理商抱有太大的幻想,放出最低价格,后续无服务,因为服务要成本,厂方已经承担不起,这种模式越来越危险,越来越没有机会,大量的初创品牌,就在这个阶段销声匿迹。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数代理商都会接多个品牌,代理商没有世界在一个品牌上投入太多精力。而奶粉销售是个非常系统的过程,售前培训、售中推广促销、售后服务、客诉解决等等,能独立完成整个系统的代理商很少,而新政后的奶粉一定会有最低生产量的要求,光靠几个代理商的销量,这样的品牌是不健康的。
第二种模式,厂家和代理商合作,厂家出专业培训专业客服,代理商负责布终端,做后勤,这是大多数成长型品牌的选择,分工配合很合理,因为中国地域面积广阔,厂家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布局。而这也符合社会分工更有效率的原则,双方各有优势,相辅相成,合作共赢。
第三种模式,是厂家实力强大,销售团队人数多,而采取的一种扁平战略,减少中间环节,最大程度支持终端和让利消费者。当然也有采用组合模式的。
十一、团队
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!对婴童店来说,选择厂方的因素不外如下几点:厂方业务经理的素质、工作态度、能力等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如果能更深入地了解整个团队的情况,则会更有利于做出选择。
一个优秀的厂方团队应该是一个极具稳定性的团队。股权结构是否清晰合理、股东们的格局,都会影响核心团队的稳定性。很多品牌的没落,就在于团队内部的不稳定。
团队价值观和责任感也非常重要。如果只把奶粉销售当作门生意,就会产生很多短期行为,事业难以长久。最终赢得市场的都是那些执着的事业型团队。
团队年龄结构、知识结构、执行力等都是影响奶粉销售的因素。从广义上看,一个奶粉整体团队,还包括门店老板、店长、导购员等。一个优秀的团体,加上一个优秀的品牌,能够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,彼此成就——这是我的感受,齐心协力,事半功倍,让品牌快速成长,也让团队有更大的收益。
在团队结构中,越上层越需要理性,执行层可以更多感性。理性是内里,感性是表象。有人说,销售就是“信心的传递、热情的感染”。奶粉的奶源、配方可以理性分析,销售过程却是感性的传递。所以,一个积极向上、充满热情的团队,才是有希望的团队。消费者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!“奶粉在货架上不会说话,会说话的是店员、导购员”,贝贝拉姆创始人邢品玲曾经如此说,我非常认同!
我个人认为,以上十一个主要方面,是奶粉厂家需要用心去做的,也是婴童店评估选择奶粉品牌的衡量标准。婴童店对奶粉品牌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厂家的实力:包括资本规模、历史、领导人的思想等等,这里不展开讨论了。大品牌和成长中的品牌各有优势,各门店可自行判断选择,从而形成最佳的产品结构。
关于趋势
俗话说,低头做事,抬头看路,奶粉的未来发展道路选择对门店以及奶粉从业人员很重要,因为这样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,做出符合趋势的最佳选择。
奶粉的未来趋势,我认为会有四个特点:1.国际化,进口奶粉后劲强。虽然在已通过注册的奶粉品牌中,国产奶粉占据多数,但我相信,这是出于政府对国内乳企的优先支持,而最终的市场考量将证明,奶源与品牌将走向国际化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我们不再拘泥于狭隘的民族主义,而要用全球的眼光来看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国家实力增强,可以购买或掌控更多全球优质乳业资源,来为哺育中国宝宝做好准备。事实上,各家乳企也一直在进行全球布局,光明并购了新西兰、以色列的乳企,蒙牛对澳大利亚乳企实现了控股,贝因美和新西兰恒天然合作,伊利在洽谈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乳企麦高乳业。为什么国内的大型乳企纷纷如此?人家东西好,价格还便宜,自然是可以购为己用的。原装进口的奶粉,后势依然强劲,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个开放的政府。我的观点是进口奶粉相当于进口奶牛,进口奶牛相当于进口牧场,进口牧场相当于进口国土,国家强大了,自然需要更多的资源。
2.高端化,消费者选择发生变化。虽然二胎政策带来了暂时的新生儿出生率井喷,但是未来出生率总体趋势还是会下降。这就导致孩子基数还是偏少。而对于家长来说,奶粉只要好的,不嫌贵的!下面两个图供大家参考,结婚登记减少了,生育基数少;同时,产二胎的意愿需要财力和精力的支撑,最终我们国家也和发达国家一样,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。
《第一财经》-06-02《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三年减少》作者林小昭
国金证券人口模型对未来出生人数预测
3.高性价比。网络带来的信息更全面,更透明,海淘、跨境购的直接冲击,推动高性价比的奶粉占据更大份额,这也是电商虽然不断曝出负面消息,奶粉销量还在增长的根本原因。
4.品牌化,让消费者选择更简单。新政后,消费者选择奶粉还是不容易,品牌依旧多如牛毛,大约个左右,选择余地太多,信息来源太多,真假难辩,市场的水很浑,消费者晕头转向,选奶粉很不容易。现在是春秋向战国过渡的阶段,竞争激烈,而市场的最终走向应该是品牌集中,寡头垄断。当然,中国地大物博,可以容纳的品牌会相对更多,至少在10—20个左右。我相信最终能赢得市场的还是坚持品牌之路的企业。坦图,将以渠道为基础,实施品牌战略!现阶段重在渠道拓展和服务,建设销售网络,未来1-2年则将实施品牌战略,全面开拓新境界!
介入婴童行业,开始做零售、再代理,最后参与品牌运营,已过了11个春夏秋冬。我将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与大家交流,提供参考,希望有助于大家判断,也希望业内高手不吝赐教。欢迎相互交流!我的01
赞赏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yangtuoa.com/zjjy/12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