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正集团破产重组案内情

来源:商学院

方正集团破产重组案内情

方正集团应借助北大的学术和科研优势进行产业化,但却通过证券金融,以及各种资本运作变成丧失核心技术。追求空心化的金融资产运营的集团,最终资不抵债,走上破产重组的境地。

文|赵正

20亿元的债务,怎么就把一个资产亿元的校企巨头企业压垮了?

2月18日,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,方正集团宣布申请破产重组,这让外界一片哗然,这样一家中国最大的校企,强企业怎么就走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?事情还得从北大方正从北京银行借贷的一笔20亿元的债务说起。一年前方正集团从北京银行借贷了一笔短期借款20亿元,年12月1日到期,结果方正未能在12月1日完成这笔债权的本息兑付。北京银行认为方正已经不具备这笔债权的清偿能力,将方正集团告上法院,年1月14日,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北大方正下达通知,申请对方正集团进行破产重组。

事实上,方正集团是一家拥有亿元资产,年营业额高达亿元,净利润16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,旗下拥有6家上市公司。然而,方正之所以走到破产重组的地步,与其巨额的负债分不开,数据显示,方正总负债超过亿元,负债率高达83%。针对方正集团目前破产重组的问题和未来的可能,《商学院》记者发采访函给方正集团公关部,截至发稿前未收到相关的回复。

破产重组内情

方正集团于年度发行超短期融资券,发行金额为20亿元,期限是天,到期日为年12月1日,票面利率为4.94%。然而,到了12月1日,方正集团却无力偿还这笔债务的本金及利息。这是这家集团第一次违约,也让方正站在了风口浪尖上。

随后,就引发了集团的资金链危机。联合资信将方正的长期信用等级从3A下调到A,评级展望为负面,方正所持有的方正证券、中国高科等上市公司的股票也都被冻结。经过斡旋和调节,最终把这笔债务的偿还时间推后到年2月21日。

然而,年2月14日,方正集团却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,北京银行申请对方正进行破产重组。理由是北京银行认为方正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,但具有重组的价值。2月19日,法院指定方正清算组担任集团管理人。清算组由人民银行、教育部、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和北京市相关职能部门组成,这就意味着方正正式进入重组。而20亿元的债务,方正集团也一直没有偿还,正式违约。

公开资料显示,年方正集团总收入亿元,总资产亿元,净资产亿元,北大方正拥有IT、医疗、产业金融、产城融合等业务板块,旗下拥有方正科技、北大控股、方正证券、北大资源、方正医药、中国高科等6家上市公司,30余名员工。

数据显示,截至年12月,方正集团本部的负债高达亿元,包括亿元的债券,多亿元的银行贷款。整个北大方正的总负债高达亿元,资产负债率高达83%。

在产业观察家梁振鹏看来,通常一般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最高不要超过60%,超过60%基本就离资不抵债不远了,比较健康和安全的资产负债率应该在30%到40%之间。方正集团高达83%的资产负债率,本身企业的经营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边缘。

事实上,北大方正并不是没有现金,其货币资金余额还有多亿元,但是这些资金显然已经受限,无法兑付那20亿元的负债,最终导致北大方正违约,走向破产重组的境地。那么,北大方正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高负债的企业运营之路?

快速扩张留隐患

资料显示,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年投资创办。已故的王选院士作为北大方正的技术决策者、奠基人,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北大方正的起家之业。年,北大方正以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起家,在年订货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。

从年到年,在王选以及一批年轻干将的努力下,报纸远程传版技术、彩色桌面出版系统、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符合国际开放潮流的新一代软、硬件系统先后问世。年之后的5年,北大方正出版的系统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使用,在国际市场也非常具有竞争力,占有了港澳、东南亚和北美地区80%的市场。

随着市场发展的成熟,北大方正的利润增长缓慢了很多,到了年甚至开始亏损。年,任教北京大学的魏新临危受命,开始担任方正集团副董事长,年魏新成为方正集团董事长,彼时魏新提出“方正的发展要多元化”,“要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。

年以前,方正集团还是一家以IT技术为主的公司。年以后,随着改制的完成,整体发展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它成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,旗下拥有6家上市公司,分别为方正控股、方正科技、方正证券、北大资源、北大医药、中国高科,目前总市值近亿元。

当年,方正集团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项目:年斥资2.3亿元收购了浙江证券;年出资凭借2亿元拿下了苏州钢铁集团;通过3亿元拿下西南合成制药,更用4亿元收购了武汉正信投资。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,北大方正总资产从亿元飞速增长到亿元,资产规模迅速做大。

“被北大方正收购的那些公司,大多处于债务危机或者经营遇到了困境,通过低价收购这些公司。方正对其进行了新的改革,最后形成了新的公司。”梁振鹏表示。

年北大方正集团内部开始股权改制,改制的成功让这家国有企业彻底摆脱了体制的束缚,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。从年开始,北大方正集团资产总额从年亿元增长到年亿元,增长率高达16.38%;营业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到19.68%;利润总额从年的8亿元增长到年的46亿元,复合增长率高达79.25%。

“也就是从这个时候,方正集团开始抛弃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优势,抛弃了事业运营的模式,走向资本扩张的道路,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,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但是企业却失去了核心竞争优势,这为后来的发展埋下很大的隐患。”梁振鹏表示。

李友操控集团

方正集团快速扩张和发展的10年和一个人关系密切,他就是方正集团前任总裁李友。

李友并非出自北大,他是郑州航院80年代毕业的一个普通本科生,但是其在国家审计机关任职15年,期间主持或参与过40余家大型国企的审计和推荐上市工作,后曾担任中国高科集团董事、总裁。年,受董事长魏新之邀,资本市场上的“浪里白条”李友正式进入方正集团,历任方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执行总裁、北大方正集团董事兼执行总裁。

李友职业经历丰富,具有财务、金融和投行方面的专业知识,谙熟资本运作、收购和IPO。年出任集团CEO的李友对方正集团进行改制,改制方案为把集团股份一分三份,35%归北大资产;30%用作股权激励,交由管理成和员工持股;另外35%以1:6的对价转让给新引入的社会资本。

年12月,教育部批复了北大方正改制方案,准许将评估净资产的35%以溢价的方式转让给社会股东;将评估净资产的30%以净资产价格转让给管理层持股公司——北京招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北京大学则持股35%。

年3月,北京大学批复了北大方正集团向社会股东的股权转让—向成都华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转让18%,向深圳康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转让17%。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招润以净资产入股不同,两家社会公司入股价格是审计后净资产的6倍,共计3.15亿元。然而,这两家社会股东正是李友及其一致行动人,华鼎公司在年2月之前,是李友的私人公司,康隆公司则是李友团队成员共同所有。

如果改制以这个结果完成,李友及其团队就将持有方正集团50%以上的股份,北大方正就会成为一家私人控股的公司。但最终李友团队没有成功,向社会股东溢价出售这35%的股权,以“零对价”回到北京大学名下,北大方正70%的股权仍由北京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持有。

而李友之所以能够操作这一资本运作,与其庞大的亲友关系网密切相关。李友担任方正集团执行总裁期间,其大学同学基本都被招至方正集团,担任各个岗位的要职,李友及其同学在北大方正构建起了“郑航系”的关系圈,占据了北大方正的最重要高层职位,其中其同学余丽还是集团董事和副总裁,方正集团副总裁方中华和冯七坪也是李友的大学同学,其中方中华更是李友大学时的上下铺室友。

这样一个复杂同学关系组成的“郑航系”正是导演改制和一系列收购的操盘团队。方正集团的改制,李友本人出任集团CEO,余丽、方中华等人也在方正集团身居要职。这场改制曾引发巨大争议,部分媒体和外界人士质疑此次改制涉嫌国有资产流失,这也为后来的李友入狱埋下隐患。

都是并购惹的祸

年8月,方正证券以6.09元每股的价格发行股份210.14万股,收购民族证券%的股权,而持有民族证券84.4%股份的政泉控股在重组完成后成为方正证券的第二大股东,持股比例大21.86%,而方正集团则对方正证券的持股比例从收购前的41.22%下降到收购后的30.55%,股权稀释成为这两家机构争夺董事会话语权和矛盾激化的隐患。

年11月2日,政泉控股实名举报方正集团CEO李友及其团队涉嫌内部交易,获利近4亿元。11月8日,政泉控股公布包括代持协议等多份证据。一个月后,政泉控股对外发布声明称,方正集团的高管因为涉及刑事案件接受司法机关调查的报道属实。北大方正方面则紧急辟谣,声称政泉控股恶意造谣,并将向公关机关报案。

年1月5日,方正集团在其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yangtuoa.com/zjjs/1194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